【五社联动】 “社工”穿针引线 助力基层治理
新华西街道滨水社区按照关于做好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“五社联动”社会工作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,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支撑作用、社区社会组织的载体作用、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的依托作用、社会慈善资源的助推作用,促进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协作、互动互补、相辅相成、融合发展的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,通过社会工作服务项目“穿针引线”,串联多方力量,畅通参与渠道,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。
专业赋能,夯实社区治理根基
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,也是“五社联动”的基础和平台,在实践探索中,滨水社区强硬件、优服务,不断夯实社区阵地基础,统筹推进社区治理。
走进新华西街道滨水社区,620平方米的空间,社会工作室、便民服务大厅、居民活动室等功能布局一应俱全。采用“社工+社区工作者”的形式,发展社区志愿者面向居民开展精准服务,“以前社区窄,办事挤,现在环境亮堂堂,办事方便,还有社工和居委会工作人员给我们服务,真是太好了!”居民张阿姨感叹道。
为提升精准服务能力,滨水社区非常注重社区工作者的综合能力培养,鼓励在职的社区工作者参加社工考试,不断规范提升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,使社区工作者的职业认同感不断提高,工作热情也进一步被激发。
社区特别注重选优配强,社区“两委”班子特别是带头人,他们觉悟高、能力强,许多人都是社区志愿者,为“五社联动”打下良好基础。
项目培育,激活社区社会组织
新华西街道滨水社区以10个网格为基础,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,将社会组织纳入网格党小组,形成网格治理核心,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网格治理中的作用。滨水社区日常开展的活动覆盖社区环境保护、文明生活、社区治理、社会服务等多方面,社区重点打造“党建引领+社会协同”的特色社会工作服务,畅通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途径,积极发展社会组织,健全运行机制,规范项目管理,统一评估标准。
乌海市阅读协会成员与社区工作人员发挥草原书屋文化阵地作用,不断引领党员及群众从自身做起,从点滴做起,养成“爱读书、多读书、读好书”的良好习惯,让“草原书屋”真正成为居民群众的“加油站”;欢乐文艺艺术团舞韵旗袍队的志愿者们充分发扬不怕脏、不怕累的精神,对辖区各小区堆放在楼道口的垃圾、小区通道的环境卫生等进行了清理,对占用消防通道的老旧家具、纸箱、鞋柜、自行车、花盆等物品进行当场清理,并对居民乱堆乱放等不文明现象进行了劝阻,号召大家维护好共同家园,携手营造更加干净、整洁、优美的生活环境;就河道垃圾清理、河道周边弃物物清洁及环境保护、河道安全预防等问题展开巡视,在巡河过程中,一边巡视河道,一边捡拾河道边绿化带中的白色垃圾,调动了社会组织的力量,也基本满足了群众的多元需求,形成了社会组织发挥载体作用,社会工作者发挥专业人才的支撑作用,社工与社会组织形成优势互补的局面。
规范引领,深化社工志愿者联动
在“五社联动”中,滨水社区把志愿者队伍庞大、人才众多的群体优势与社工的专业优势结合起来,充分借助社工在规范服务、拓展项目等方面的专业优势,提升志愿服务质量和水平,通过整合多方资源,重点实施空巢老人、留守儿童、特困群体等人员关爱帮扶活动,促进居民参与。
2022年,滨水社区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、新时代文明实践站、社工站,组织实施“五社联动”社会工作服务试点工作,培育推广“社工+志愿者”联动模式,动员开展“我帮你”社区志愿服务活动,社工在协助社区社会组织规范化、专业化发展的同时,也带动社区社会组织成员参与社区志愿服务,现滨水社区成立“十色光”志愿者服务队,由“红色模范”志愿服务队、“黄色劝和”志愿服务队、“蓝色法律”志愿服务队、绿色环保”志愿服务队、“墨色书香”志愿服务队等组成。深入开展“我帮你”助老助残、助医助学、困难帮扶、科普宣传、法律援助、心理疏导、环境保护等各类社区志愿服务活动,促进社区融合发展,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,增强队伍凝聚力和成员对社区组织的归属感、责任感。
广泛链接,撬动社区公益资源
为切实提升社区社会工作服务专业化、职业化、规范化、标准化水平,有效增强基层社区治理和服务能力,滨水社区以社工站建设为重点,培育壮大社区社会组织,发展社区志愿服务队伍,建成后规范社工站运营管理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,围绕广大居民需求,为广大居民群众提供了学习教育、谈心交流、志愿服务的平台,从儿童、青少年、老年人、党员等人员入手,针对不同的群体设计有针对性的社工服务。
联手阿强国际造型在辖区内为老人、小孩、妇女、残疾人士提供免费剪发服务,为广大居民群众提供方便,送去关怀;联合海勃湾区检察院与环卫局深入基层,贴近群众,为辖区困难群众送去慰问品,与他们亲切交流,鼓励他们树立信心,为社区居民从身边小事做起,办实事办好事;加强雨季防洪防汛排查,对所有巷道、井盖、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等进行巡查,确保排水通畅,做好应急和保障工作,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;与社区医院医护人员共同开展免费体检活动,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、免费测量血压、讲解养生常识等有关健康保健的问题;开展急救知识讲座,分享日常急救应急处理的方法,对居民提出的关于急救知识耐心的解答,并对绷带包扎方式进行现场示范和操作训练,邀请居民实际操作,掌握急救技巧;在开展服务过程中加强社区志愿者、社会工作者与辖区居民之间的联系,同时对社工及社会组织进行宣传,增强居民对社工及社会组织的了解。
如今,新华西街道滨水社区“五社联动”实践已经逐步激发“五社”要素相互连接、协同行动,社工的专业优势发挥更充分,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更蓬勃、社区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、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不断注入,社区群众的需求得到精准满足,居民参与的活力得到激发,群众满意度和认同感显著增强。滨水社区将继续以基层党建为引领,以群众需求为导向,以“五社联动”为抓手,以多元参与为核心,坚持社会协同、公众参与,构建纵向到底、横向到边的多元共治体系,激发社区共治活力,提升社区服务水平,把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变成“最畅一公里”。